
以有效利用CO2技术为契合点成立合资公司
在今天的报道中,我们将带来与合作伙伴碳能科技公司创始人康鹏CEO的访谈内容。康鹏先生不仅是天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的教授,还因其在电化学CO2利用领域的研究发表了多篇高档次论文,是中国备受瞩目的年轻研究者之一。我们将探讨碳能科技公司拥有的实现未来净零排放的先进技术,以及他们选择HighChem作为合作伙伴的原因。
碳能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CEO
康鹏简介
碳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碳能科技公司)CEO
天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
1982年出生。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2010至2015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太阳能燃料能源前沿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将CO2还原为燃料和化学品的电催化方法。2015年在中国北京创立了碳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碳能科技公司)。

以成为新能源领域的“贝尔实验室”为目标,创立碳能科技公司
──
首先,请介绍一下碳能科技公司。
“我希望为全球碳中和做出贡献”,怀着这样的强烈愿望,我于2015年在北京创立了这家研发企业。我本人是天津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大学里从事新能源领域研发的研究者。因此,碳能科技公司也是我们将新技术工业化的平台。
我们的愿景是“打造新能源领域的‘贝尔实验室’ ,创造可持续的未来”。贝尔实验室是美国半导体领域推动创新研发的机构,诞生了许多奠定现代技术基础的发明,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社会。我们也希望在碳中和领域创造出创新技术,并实现这些技术的社会应用。
HighChem与碳能科技的合作将完成从CO2到绿色化学品的产业链
── 为什么选择与HighChem成立合资公司“株式会社HighEnergy”?
碳能科技公司一直致力于将CO2和H2O通过电解转化为合成气的技术。而HighChem拥有利用合成气制造乙二醇的C1化学技术,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技术许可和社会应用。通过将两家公司的技术结合,我们将完成从CO2到绿色化学品的产业链,这是合作的最大原因。
此外,绿色化学品的制造不仅限于此,如果能够从CO2生产合成气,它还可以作为下游绿色甲醇和SAF等原料,从而实现从CO2制造船舶和飞机燃料的未来。同时,如果能够从CO2生产乙二醇,我们穿的衣服和使用的塑料瓶也将实现绿色化。这些潜在市场非常巨大,我们认为我们的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稳步推进CO2电解合成气制造技术的社会应用
2020年在内蒙古建成的全球首个CO2电解合成气制造示范工厂
── CO2电解转化为合成气的技术在中国是否已经进入工业化阶段?
2020年,全球首个利用CO2电解生产合成气的示范工厂在内蒙古的煤化工联合企业建成。该工厂的年产能为30至50吨,已经运行超过4,000小时。2023年,中国国家能源集团的示范工厂也达到了100吨/年的规模。2024年,我们与大型电力公司榆林能源集团横山煤电公司合作,开展了500吨/年的CO2电解合成气制造的工业示范研究。未来,我们将致力于开发数万吨级别的CO2合成气制造工业化技术。
海水中的CO2浓度是大气中的130倍!开发从海水中回收CO2并将其转化为资源的技术
──通过海水回收自然界中的CO2技术(eDOC)是什么?
在将CO2回收并用于制造化学品时,通常的做法是从化工厂或发电厂排放的CO2中进行回收。然而,人类历史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已经远远超出了仅靠这些回收手段所能弥补的范围。考虑到全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将CO2视为资源,经济且高效地回收CO2的高浓度场所,答案就在“海洋”中。因为温室气体如CO2大量吸附在海水中,海水中的CO2浓度是大气中的130倍。因此,从海水中回收CO2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目前,碳能科技公司正在开发通过电化学海水回收CO2的技术。此外,我们在回收后的海水中加入电化学产生的碱性物质进行中和,使其恢复到原始弱碱性状态,从而使海水能够再次吸附大气中的CO2。通过连续进行这一过程,大气中的CO2将逐渐减少,最终实现碳中和。
── 这些技术开发目前处于什么阶段?
今年,我们将在海边建设一个年处理能力为10吨的eDOC示范装置。基于这里获得的数据,我们计划在未来建设年处理数万吨规模的试点项目。
── 你们也在致力于绿氢生产领域技术和全钒液流电池的开发吧?
对,我们积累的CO2电解技术可以为实现碳中和的各种技术做出贡献。因此,我们现在正在挑选并专注于一些领域,其中一些技术已经实现了商业化。
特别是在开发从CO2生产绿色化学品的产业链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材料和设备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比锂离子电池更安全且储能时长更长,其设计可以应用CO2电解的电堆和隔膜技术。此外,隔膜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氢气制造领域。在绿色氢气制造材料方面,我们已经在中国国内取得了销售业绩。
将碳中和创新技术推向全球
H2&FC EXPO【春季】氢能与燃料电池展(2025年2月19日~21日举办)
──
最后,请谈谈在与HighChem成立合资公司时,对HighChem的期望。
我们非常重视与在新技术社会应用方面拥有深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HighChem建立合作关系。HighChem的口号是“We are the BRIDGE”。我们期待通过HighChem的桥梁作用,将我们的碳中和创新技术不仅应用于中国的加工产业,还能推广到日本乃至全球的产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