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Chem Story

查看最新动态

C1技術が切り開く水素社会の未来 ─ 年間130万トンの水素取扱実績

作为下一代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氢气备受瞩目。氢气燃烧时不排放CO₂,因此被广泛期望在汽车、炼钢等多个领域中,为实现脱碳社会提供清洁能源。

在日本,政府和企业正在采取先进举措,目标是到2050年每年使用2,000万吨氢气。此外,实现氢能社会的努力在各个地区都在蓬勃发展,其中包括中国,计划到2030年将燃料电池汽车(FCV)产量增加到100万辆。

高化学将C1化工技术多年积累的成果应用于氢能社会的建设中,助力脱碳转型。这些技术利用合成气生产化学品,而氢气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目前,高化学授权的工厂每年已生产和使用超过100万吨氢气。

同时,高化学还与拥有先进氢能技术的日本大型能源企业共同在中国开展氢能供应的可行性研究,在中日两国舞台上,积极推动氢能社会的实现。

我们采访了高化学氢能业务的核心成员,以了解其最新的前沿动态。


右:C1事業部 小西事業部長
大手商社でグローバルなTradingや資源型プロジェクトに従事したあと、2021年にハイケムに入社しC1事業部の事業部長に就任。

左:C1事業部 水素エネルギー課 呉課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で航空分野の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を学び、卒業後2012年に日本の大手化学メーカーに就職のため来日、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の仕事に6年ほど従事。その後、2018年にハイケムに入社。2022年より新設の水素エネルギー課の課長に就任。

高化学是日本每年处理约130万吨氢气的领先企业

小西事业部长:“高化学已是日本氢能处理领域的领先企业”

──请介绍高化学在氢能业务方面的举措

小西  ハイケムではC1ケミカル技術を使って合成ガスから化学品を製造する技術開発を行ってきました。その中でも中核となるのは、石炭から合成ガス経由で化学品を製造するという、日本で以前開発されていた技術を掘り起こして応用技術を開発し、中国で商業化・スケールアップした実績です。ハイケムは石炭からPETの原料となるエチレングリコールという汎用化学品を製造する技術をSEG®技術として確立させ、年間で合計約1,000万トン規模のライセンス(23件)を中国で実施しました。日本で製造されているエチレングリコールは全メーカー合計しても年間約100万トンに届かない規模なので、ハイケムのライセンス先だけで約10倍の規模といえばそのすごさが伝わる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

そして、この1,000万トン/年のエチレングリコールを製造するためには、年間約130万トンの水素が必要になります。日本の2030年の水素利用の目標が年間300万トンなので、すごい量であることがお判りいただける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これだけみても、ハイケムは水素の取り扱いという観点ですでに日本を代表する企業であるといえます。

中国氢能的快速普及

吴课长:“中国已生产大量低成本氢气”

──中国的氢能普及情况如何?

吴 在日本,氢气的生产成本较高,这常常被认为是实现氢能社会的障碍之一。但在中国,低成本的氢气已经大量生产出来了。

中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且并非单纯用于产生大量CO2的火力发电,而是致力于在化学品生产等方面的高效利用。在从煤炭生产化学品的过程中,经常使用高化学所擅长的C1化工技术,而在这个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原料是“碳”和“氢”。

正如小西先生所解释的那样,SEG®法生产乙二醇也需要氢气。此外,在制造通用化学品丙烯的PDH(丙烷脱氢)工艺中,也会产生副产氢。据说使用该方法生产丙烯的工厂在中国已有10到20个,仅副产氢也会产生大量氢气,但在一些情况下未被充分利用。

此外,中国内陆地区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普及也在快速推进,低成本绿色氢的生产和技术开发也在加紧进行中。


小西 目前,在中国已经设立了约400个以上的氢气站,从氢气利用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世界第一的规模。根据中国各省政府发布的计划,到2030年将新增10万辆以上的燃料电池车(FCV)。

世界已经目睹了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等绿色技术在中国惊人的普及速度。氢能也很可能朝着同样的发展方向前进。

但在中国,氢气未被有效利用的一个原因是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距离较远。氢气的生产集中在煤炭和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内陆地区,而实际的消费地则集中在沿海地区。

与日本大型能源公司合作,在中国进行日本氢气运输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日本的先进氢能技术是否有可能在中国得到应用?

小西 我认为可能性很大。例如,对于生产地和消费地相隔的这一问题,日本的氢气储存与运输技术备受关注。

吴  高化学自2019年起便与日本大型能源公司合作,就在中国推广MCH方式的氢能供应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并实施了可行性研究。MCH方式是利用有机氢载体(甲基环己烷:MCH)进行氢气储存和运输的方式。在多种氢气运输技术中,MCH方式以其常温下为液体的特性,加上可以利用现有的汽油或油罐车等基础设施,被视为未来氢能社会的先进运输方法。

小西 在日本,实现氢能社会的最大难题始终是成本。首先,日本的可再生能源成本较高,而由此生产的氢气成本也很高。另一方面,中国内陆地区拥有廉价的大量可再生能源,并且已有大量低成本副产氢气。同时,氢气站的建设也在高速推进。

在中国的舞台上验证并提升日本开发的新技术,可能是最合适的选择。从磨砺尚未实用化的日本技术的角度来看,拥有低成本氢气且氢气使用量相对较高的中国,或许是理想的试验场。

※可行性研究

具备先进技术实力的炭能科技与高化学的协作,共同推动氢能社会的实现

与炭能科技公司签署代理合同仪式现场

──对于绿色氢气的普及,您们将如何推进?

吴 高化学于2023年与在中国制造和销售碱性水电解装置的关键部件的炭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炭能科技)签订了代理合同。

碱性水电解装置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氢气的装置,作为绿色氢气的革命性生产方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研究和开发。

炭能科技提供了作为碱性水电解装置关键部件的第三代复合膜,全球仅有两家公司能够生产。相比传统产品,这种膜具备优越的气密性和低电阻率,可在较少电力下轻松生产高纯度氢气,给我们以及日本客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这样高技术水平的炭能科技公司和高化学合作,可以创造出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社会的有趣业务。最近我们频繁往来中日两国,加深了彼此的交流。

为实现氢能社会而采取的措施:
实现将化学品由CO2来源替代,氢能社会的实现不可或缺

小西事业部长:“要从CO2生产化学品,氢气不可或缺”

──高化学在氢气业务的扩展上,似乎对从CO2制造化学品的技术开发也具有重大意义。

小西 正是如此。从CO2中制造化学品时,氢气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当前以石油为主的化学品逐渐替换为CO2来源的未来,高化学必须在这一领域引领潮流,推动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一个可以轻松获取廉价氢气的社会。为此,我认为高化学需要脚踏实地地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